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

農曆七月遊情人湖

說要再遊情人湖?但近幾周週末的天氣型態,都是午後雷陣雨!上午出門?太熱!下午走?不是著雨淋,便是路濕滑!17日終於忍不住了,開著家裏超齡的小白,再往基隆的情人湖遊去。

到情人湖時,三點多,天陰陰的,不過遊客還是絡繹不絕;為了把小白停妥,來回地在情人湖入口處開了好幾趟。上次來,已環過湖,也走過山凹旁的陵線,這次來就略過湖邊,從入口的老火車頭,逕往上走,一路逆時針方向自湖邊的環山步道,接往更高處的大武崙砲台。
從環山步道往大武崙砲台,筆直的階梯,走來令人氣喘,好在中間有處觀景台,可略作休息,眺望野柳、萬里及山下的外木山海灘,但是,今日天氣灰濛濛的,觀景台上遊客也多,與G略作休息後,便往上走;階梯雖陡,路卻不長,全程約十分鐘,就可從環山步道攻抵大武崙砲台。







整個大武崙砲台屬國家二級古蹟,早在清朝道光年間,便是鎮守基隆港的重要陣地,砲台可分為砲盤、觀測台、營舍、稜堡、避彈壕、蓄水池等設施,並以石垣的通道環繞,石頭、青苔以及廢棄的營房,看來頗有古意,和G一路觀看這些有些年代的軍事設施,期間還有竹雞現蹤在草叢裡湊熱鬧。

雖然營房及砲盤下,尚有地道,且自恃八字也重,只是農曆的七月、軍事基地以往死傷難免,加上天氣陰陰的,我倆還是止於觀看,犯不著闖進黑暗濕冷的地下世界。

Posted by Picasa
走過大武崙砲台,再從原階梯返回情人湖步道,往下走時才發現,原來從此階梯不僅可觀大武崙澳外,情人湖原名五義埤、五條支流匯聚成湖的原意在此也清楚看見。


沿著「古堡」造型觀景台旁的環湖步道往下,就一路走回情人湖畔及老火車頭,取車回家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東滿步道縱走(東眼山→滿月圓)

到過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好幾次,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也去過2次,但是橫跨兩者之間的東滿步道,因需交通安排、自行開車反而不便,想走卻不曾走過;月初同事提議揪團爬玉山,就趁4月的兩次週休,分段把東滿步道全程走透,當作鍛鍊體力。

分段式的走法,一是從滿月圓進,儘量走向東眼山,再折回滿月圓取車回家,此段為純練體力的路線。此段因多是陡坡,且需計算日落前回到滿月圓,不僅耗費體能,也需速度。另一段的走法就愜意多了,從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進,一路晃到北插天山、赫威山及拉卡山鞍部的大叉路口再折回,因沿路皆是鋪滿碎石或落葉的泥土路緩坡,走來輕鬆,走這段路線時,就目睹70幾歲的老阿嬤,也慢步其中。

底下的圖文編輯,就採輕鬆路線,由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進入,爬往滿月圓方向山頂的鞍部,再一路下坡走到滿月圓的森林遊樂區。

從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售票口進入,捨左轉上遊客中心、登東眼山,直行往生痕化石區前進,此段路是碎石子步道,步行約2km後抵達生痕化石區,經造林紀念石,開始東滿步道的漫步,此段售票口至東滿步道入口的路徑約3km長。

剛開始是碎石子步道約3km長

經生痕化石區化石
造林紀念石







東滿步道0k入口

東滿步道開始是佈滿落葉平坦的泥土路
0.5k處的岩壁
越走越舒服,並出現柳杉
樹葉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豐富,此處並設有公廁,往後就只有到滿月圓才再出現廁所

1k處


















木橋










 




1.5k處出現大片杉木林



















2k處















開始有段小陡坡



















2.5k處
再一段小陡坡
在大樹下休息
3k處
奇木一株
3.5k處
4k處
山頂鞍部大叉路口(可往北插天、赫威及拉卡山)
過鞍部開始下坡,就是急下
5k處
下滿月圓的崩塌處,遠望對山
不遠處指標有木椅可供休息
經一處平坦處後,木梯連結木橋,從橋上望野溪,生意盎然
一路往下最後接滿月圓自導步道,東滿步道全程7.36km,若加東眼山售票口至步道0k處3km、滿月圓自導步道至滿月圓售票口3km,共計13.36km。

 

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

拜訪筆架連峰


住在深南公寓已經7年了,每天看著對面的鄰居--二格山和筆架連峰,甚少造訪,偶爾春節前後上二格山賞櫻,在登高遠望前方大台北盆地--木柵長頸鹿焚化爐、南港山、Taipei 101、大屯山、淡水河口、觀音山、林口台地,後觀北宜公路、翡翠水庫,以及自己住家的深南路一路蜿蜒越過山頭,瞧見內湖後,也就無暇續行東邊的筆架山、炙子頭山,更遑論連峰最東側的西帽子岩山。
今天趁空,從貓空的草湳出發,車停草湳大榕樹的路旁,走一段往深坑天南宮的阿柔洋產業道路後,自左圖產業道路的二格山登山口入山, 一路雖然是陡坡,但是400公尺高的低海拔、竟是寒熱帶林雜處的混合林相,陡峭的石頭路,噗通!噗通!心臟就快跳出來了,然而喘卻不覺得累,約20分鐘後,接猴山岳往筆架山的叉路口(下圖),並在此休息、喘口氣。

從此處右轉上知名的二格山、筆架山鞍部「綠豆湯」休息站,假日在此休息的山友果真不少,對我來說,一則方才的叉路口已略做休息,再則今日中午才上山、估計後面的路程長,就未再歇腳,直往筆架山走去。
從綠豆湯鞍部開始,筆架連峰忽高忽低,攀繩、走陵線、貼岩壁,手腳並用,確實是練體能的好地方。更棒的是,筆架連峰展望佳,才開始走5分鐘,即有一處岩壁山頭,可以俯視101、深坑全景,並與鄰近的二格山、猴山岳互望。
101深坑及蜿蜒的深南路二格山巔觀景台
猴山岳前鋒

此段筆架連峰縱走,包括休息用餐,全程花5個半小時,並親自拜訪多年來的鄰居--筆架山、炙子頭山以及西帽子岩山。 筆架山岩 炙子頭山 炙子頭山「平地」設木椅供休息

筆架山岩海拔580公尺,筆架山卻標高585公尺?因山岩展望佳,許多人攀繩爬上山岩望遠,在驚險之際,也就無暇顧及鄰旁山頭的樹叢有隻標竿,標示真正的筆架山頂;山岩頂風景雖佳,但風也大,於是爬下山岩,續行炙子頭山。

炙子頭山雖無展望,但平坦地較大,並有木椅多處,往前續行石碇,往左則前往深坑烏月山,在此山頂「平地」休息並用餐,並享受山中鳥語、風聲及樹枝的搖晃的寧靜。沿著連峰的陵線,最後走至東側的石碇展望峰,在懸崖邊俯視石碇全景、北宜高架高速公路以及北宜烏塗窟隧道,
石碇街上及北宜高 北宜高烏塗窟隧道

最後陡坡急下,從石碇的越嶺古道登山口出山,過水泥橋接北縣47鄉道,沿著柏油路前行1公里,在石碇公車站牌搭666晃到木柵,再轉小10上貓空草湳橋站,取車回家。石碇出山口水泥橋接北47